本報訊(通訊員 段紅池) 去年以來,劍川縣按照“功能各異、特色鮮明、務實管用”的原則,聚焦縣域紅色革命歷史、鄉村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產業振興典型等資源條件,積極整合、提升改造全縣范圍內各類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資源,探索“理論教育+政治訓練+實踐操作”實訓模式,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家門口”開展教育培訓提供有力陣地支持。
因地制宜,量體裁衣聚合力。劍川縣委組織部牽頭,各鄉鎮黨委具體負責,依托鄉鎮黨校,統籌整合現有師資、場地等教學資源和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項目資金,合理優化創建方案,提高資源資金利用率,確保創建工作扎實穩步推進。金華鎮黨委結合“黨建+民族團結”工作積極創建桑嶺村基層治理類黨員教育實訓基地;甸南鎮黨委、馬登鎮黨委充分發揮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在傳承紅色基因上下功夫,積極創建黨性教育類黨員教育實訓基地;沙溪、羊岑、老君山、彌沙、象圖等鄉鎮分別結合各自實際,著力在鄉村產業振興上做文章,創建了一批可圈可點的鄉村振興類黨員教育實訓基地。
突出實效,按標推進鼓實力。堅持實際實用實效導向,把實訓基地建設作為貫徹落實“三個工作法”、加強黨員黨性教育、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重要抓手,嚴格按照省、州要求,精準規劃創建類別、建設標準及條件、創建時間步驟等,把創建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認真對照黨員教育實訓基地須有完整的教學方案、有完備的教學設施、有固定的教學隊伍、有健全的管理機制的標準,扎實推進黨員教育實訓基地建設??h委組織部按照標準條件對實訓基地創建情況進行實地驗收,對驗收合格的予以命名縣級“基層黨員教育示范實訓基地”并掛牌運行。2022年11月,全縣共命名黨員教育實訓基地10個,其中黨性教育類2個、鄉村振興類6個、基層治理類1個,生態環保類1個。依托實訓基地建設,結合“萬名黨員進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等組織開展教育培訓16期,培訓黨員干部2000多人次。
守正創新,典型引路添動力。實訓基地實行動態管理,縣委組織部從重視程度、學員滿意度、參訓比率、承接班次情況等方面綜合設置評估和考核指標,通過書面評估、隨機調研等方式加強對基地運行情況的考核評估,并擇優向上推薦申報省、州級“黨員教育實訓示范基地”。目前,甸南鎮龍門村、沙溪鎮石龍村和劍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分別創建為大理州黨性教育類、鄉村振興類和生態文明建設類“基層黨員教育示范實訓基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