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梅紅玉 李素蘭
漾濞縣以綠色引領特色產業發展為思路,著力打造豬、肉牛、黑山羊、弓魚“四道葷菜”,培育貢菜、魚腥草、辣椒、水晶豌豆“四道素菜”,因地制宜布局全縣特色種養殖產業,呈上“葷”“素”齊全的“產業大餐”,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著力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豬、牛、羊、魚四大精品養殖業
走進漾濞縣平坡鎮弓魚養殖專業合作社,波光粼粼的池子里,數十萬尾弓魚在歡快游動,不久后就可以投入市場售賣。從2014年起,平坡村以村黨總支牽頭組建弓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了400多戶農戶進行利益聯結,參與分紅,目前,年產值達60余萬元。
而在漾濞縣蒼山西鎮馬廠核桃林場(養牛場),膘肥體壯的肉牛也正待售。目前,該養牛場有肉牛126頭,養殖過程中,該場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在帶動村民養殖的同時,還吸納周邊群眾前來務工,創造更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按照豬、牛、羊并舉、特色養殖業為補充的發展思路,漾濞縣推行高產、優質、高效科學養殖發展模式,廣大農戶發展養殖業積極性高漲,養殖大戶、養殖專業戶、養殖小區不斷涌現。2022年,全縣有規模養殖場31戶,大牲畜存欄58946頭,家禽存欄439547羽,肉類總產量13719噸。
培育貢菜、魚腥草、辣椒、水晶豌豆四大種植業
時下,正是貢菜收獲季節,在漾江鎮桑不老村,村民們正忙著收割貢菜,削皮、劃條、晾曬,田間到處是忙碌的身影。貢菜收購商們也早已在田邊“蹲守”,爭相拿下新采摘的第一波貢菜。
安徽收購商趙鶴每年都會到漾濞收購貢菜,據他介紹,每年可以從漾濞收購貢菜300多噸,產值達2000多萬元。
“從6年前引進種植到現在,已發展到1600多畝。今年的效益比較好,全村的收入將達到500萬元以上。”桑不老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永增介紹說,桑不老村現在已是漾濞小有名氣的貢菜種植村。
目前,漾濞縣有漾江鎮、順濞鎮、富恒鄉、蒼山西鎮等鄉鎮種植貢菜,2022年,全縣冬季貢菜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每畝產值突破萬元。
在漾濞縣龍潭鄉密古村吐嚕河畔,成片的反季節工業辣椒在暖陽下茁壯成長。工業辣椒種植是龍潭鄉大力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全鄉工業辣椒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今年,龍潭鄉探索了“水稻—工業辣椒”的輪種模式,發動密古村和富廠村農戶在水稻收割后種下反季工業辣椒,讓工業辣椒發揮更大效益。
“辣椒成活率高、長勢好,今年收入一定可觀。”密古村村民蘇紅蘭高興地說。她家首次嘗試反季節工業辣椒種植,一口氣種了12畝。此外,漾濞縣還因地制宜發展魚腥草、水晶豌豆等新興產業。“四道素菜”的合理布局,推動了漾濞縣“一村一品”發展,不僅凸顯了各地的資源優勢,也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2022年,全縣種植辣椒8650多畝、貢菜6000多畝、魚腥草3500多畝、水晶豌豆3000多畝,實現產值8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漾濞縣立足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產業發展路子,按照“黨總支+基地+公司(合作社)+群眾”的“四加模式”,圍繞“四葷”“四素”打造培育,多力齊發,實現了全縣產業“多點開花”,以特色產業鋪就鄉村振興之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